
本小格的長期讀者 (疑! 不知道剩幾個),大概還記得我之前有提過,荷蘭的科學家跟我討玉山箭竹草原照片的事吧? 那時他說全世界有和台灣一樣的高山竹子草原的,只有南美洲的安地斯山而已,不過後來我聽說中國的海南島跟雲南山區也有類似的物種,這也不意外,因為台灣的高山植物本來就是師承喜馬拉雅山系一脈。
是說像上圖這樣在山區大面積分布,而且幾乎沒受過人類干擾的箭竹草原,可以說是僅此一家,別無分號吧?
Continue reading "奇萊東稜中秋行(一): 高山箭竹草原篇" »

<武界林道的棧橋遺跡>
經常出入台灣山林的旅者,行走林道時應該不難遇到昔日伐木時期的遺跡,於伐木全盛時期的50年代,全台灣的林道總長累積達2400公里,深入島嶼內難以想像的原始山區,1989年天然林停止砍伐之後,山區的林道在缺乏維護的動機下,加上每年颱風的侵襲以及破碎的山區地質,被大自然一一"回收",目前尚在林務局管理下的林道大約還有80條左右。
在山上聽伐木工人講古,據說昔日的伐木工寮皆是闊氣的檜木原木建築,而林道上的棧橋,也毫不吝惜的由巨木鋪設,經歷數十年寒暑,熱帶島嶼旺盛的生命力早已在棧橋上佈滿高大的樹木,行走之上你很難發現自己是懸空在棧橋上的。
Continue reading "被束縛在天空林道的老靈魂" »

森林樹冠層(forest canopy),尤其是熱帶原始林的樹冠層,常被形容為地球上的內太空,學者公認在這塊研究仍然十分貧乏的領域,存在著許多人類未知的生物和生態現象,筆者自90年代中期,於台灣北部的低海拔闊葉林開始從事樹冠層的研究,主要的研究課題是台灣森林樹冠層裡的維管束附生植物,所謂的附生植物,是指那些萌發於宿主植物上,生活史的全部或部分時期生長在樹冠層,不與地面接觸的植物,可與寄生植物做區別的是:附生植物的養分來自本身的光合作用,而非由宿主植物上攝取。
不過台灣的低海拔森林,尤其是位於東部區域,長年受到颱風的干擾,樹冠層平均都在20公尺左右,並不很高,筆者最近有幸在一些攀樹團體的支援下,接觸到過去比較少攀爬的霧林帶針葉大樹,開啟了對福爾摩沙樹冠層的另一片視野及想像,有感於在這塊研究領域浸淫已久卻仍所知貧乏,興奮之餘亦動念為文與大家一同分享近日的觀察心得。
Continue reading "台灣樹冠層生態研究筆記(加強版)" »

第二天清早,三人起床喝完喝摩斯的黑咖啡醒腦、跟簡單的早餐之後,就收拾好小背包上路了。
剛出發時還得用頭燈照路,不一會天色微明,還可以看見對山的武界部落,沒想到前一天走了這麼遠啊?!
Continue reading " 武界林道逆登卓社大山之行(下)" »

秋天是台灣最適合爬大山的季節了吧,月初的連假BRW三人組終於開出今年的第一次百岳團,選定了去年因為颱風流會的卓社大山,上山舒展一下身心跟筋骨。
卓社大山屬於獨立的干卓萬山塊,在岳界、與奇萊東稜、馬博橫斷、東郡丹大橫斷並稱為四大障礙,是條有點麻煩的路線,記得在馬博山屋遇到一位快完成百岳的會計師跟我說,她從卓社大山走18連峰回營地時累到嘔吐,而我強悍的朋友阿寶上次走干卓萬也因為18連峰漏了一顆卓社大山沒撿。
既然卓社大山這麼硬斗,加上4天連假肯定也不夠時間走干卓萬,我看了一下地圖突發奇想、不知道能不能從武界林道逆登卓社大山? 這樣以後就不用重裝走18連峰了。
後來在網路上有找到少數的行程記錄是從卓社大山下武界林道的,據說這條路線是2011年才開發出來的,我不知道有甚麼毛病偏偏喜歡走冷門路線,話說上山不就是要圖個清靜嗎? 後來發現,武界林道的確是人煙罕至,不過走起來還真是有點"刺人"啊! (此為後話)
Continue reading "武界林道逆登卓社大山之行(上)" »

估計茶魔稜線大概是當初從北橫跟烏來的伐木事業還沒延伸過來,所以保存了不少紅檜跟扁柏的大樹,所以真的很原始美麗,看到這種景色,就算吃盡中級山的苦頭也值得(吧)
Continue reading "還是中級山--最美的檜木原始林(茶魔巴)下" »

上次走模故山的時候,看地圖如果直走稜線,就可以上茶墾山,然後接玫瑰西魔,從巴博庫魯接明池出來,十幾年前在往拉拉山的路上看到玫瑰西魔山的叉路的時候,我就很想去爬這座山,我這個人很奇怪,凡是山名很奇怪,或是有個"主"或"大"字(e.g.太魯閣大山、卑南主山),就不由自主想去瞧瞧,況且這條路想很荒僻,沒甚麼人做過調查,網路上竟然找不到今年來有人走茶魔巴的航機或行程記錄(後來實際去走就恍然大悟,原因再表),總之後來就又揪了Brian等人一起去走這條路線。
Continue reading "還是中級山--最美的檜木原始林(茶魔巴)上" »

本來當天是計畫走到模故山與利茂安稜線交會的鞍部紮營的,不過考量體力不支,決定走到距離鞍部20分鐘前的水源就來休息,反正只有2個人,隨便找個空地拉帆布就解決了,中級山的好處是露宿也不太冷,不過海拔1000以下蚊蟲很多要帶蚊帳,像這個營地在1300以上就很涼爽宜人了。
Continue reading "模故山小探查(下)" »

模故山是位於宜蘭員山鄉與台北烏來鄉交界附近的中級山,在山界,所謂的中級山是指海拔500至2500公尺左右的中海拔區域山區,像這種山區通常路跡不明、濕滑難行,有刺藤蔓、蚊蟲跟螞蝗特多,連剽悍的Buya有次都跟我說"中級山才是地獄"這種話,話說我本來是很討厭爬完很狼狽的中級山的,不過我研究的附生植物偏偏在中級山最多,而且最近好像開始迷上找路的樂趣這樣...
Continue reading "模故山小探查(上)" »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