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影片就是這次收回來的縮時相機拍攝的,每30分鐘拍一張,我還蠻自豪的啊拍得很正,因為當初只有一公分的芽眼,而且相機也沒可以對焦的觀景窗,所以算是拍的蠻到位的了,不過解析度跟焦距都還有待改進,反正先有資料再說囉!

影片裡的3株喜普,前天看到時長這樣,結了2顆飽滿的種實,希望能成功繁殖一些後代。
Continue reading "奇萊喜普鞋蘭開花結實大解密" »

第一次上南湖是口蹄疫封山時期,我以為那是1995年,那今年就剛滿20周年,結果沒想到是1997年@@,也罷,只好改為18周年 XD
不過Ecogarden終於累積一千篇po文倒是值得慶祝的事啊! 主圖是今年5月在南湖溪源拍的圈谷山屋、南湖大山與"玉山"杜鵑。桑心。這角度就剛好沒長南湖杜鵑啊! (算了,反正本小格一向是得過且過)
Continue reading "訪南湖18周年暨ecogarden第一千篇po文紀念" »

因為到牡丹岩要找路,所以第2天我們不敢摸早黑,到天亮才出發。
Continue reading "尋訪牡丹岩(下)" »

當同伴問: 所以這次我們的目地是去牡丹岩?
「是啊」我毫不猶豫,當出發前聽到能高西段因落石封閉,而打算逆走去牡丹岩這樣。
Continue reading "尋訪牡丹岩(上)" »

鏡頭轉回這次的勘查,遇到應該是我目前看過最長最美的台灣杜鵑稜線,過去的行程記錄稱之為杜鵑迷宮的地方。
Continue reading "中級山的奧義--北大武下把宇森山有感(下)" »
記得許多年前我也跟攀岩夥伴JK說過同樣的話: 最討厭中級山了!
中級山又濕又滑充滿螞蝗、刺人的黃藤跟懸鉤子,如果加上天候不佳,爬起來有如身在地獄,真的是自討苦吃。
不過自從我變成雨鞋咖之後,在近年來的幾次中級山植被探勘,忽然有點享受起探勘中級山區的感覺,一方面是找路的感覺有點刺激;再者中級山可以看到很多動物活動;此外中級山的森林,尤其是人跡罕至者,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景色跟生物,加上本人研究的附生植物最發達的就是岳界所謂中級山的霧林帶,慢慢能了解那些岳界大老在百岳爬了好幾輪之後都轉往中級山探勘的原因。
Continue reading "中級山的奧義--北大武下把宇森山有感(上)" »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