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找樹的前一晚,丹大的孩子金國良(綽號: 獵人)跟我說他想在六順山前就腰繞往卡阿郎溪巨木的位點前進,不多走一段到關門北山前才下切稜線了。
我說好,反正這也不是第一次改探勘路線,2017年到紅鬼湖找台灣杉,小賴也是睡一晚就大改線,我相信原住民朋友的直覺,如同我相信自己看到光達圖對巨木的靈感一樣。
今天的目標是下切海拔一千公尺到卡阿郎溪的支流匯流口,路就自己找,如同往常探勘一樣,總是會遇到落差跟碎石坡地形,下溪谷前的大落差害我們一度以為抵達不了溪邊,解析度20公尺的高程圖也總是無法顯示那些危險的溪溝,本來的目的地在地圖上看似一個平台,到了現場卻什麼平台也沒有,只看到卡阿郎溪匯流口垂直而無情的崩壁。
不過天黑前總算是在溪邊紮營安頓好了,因為腹地不夠大夥分散著睡,我拿著GPS對獵人說,巨木在那個方向直線距離200公尺而已。
<研究團隊於清八的巨木森林測量臺灣杉巨木樹圍>
一直以來,覺得福爾摩沙的山林最迷人之處,便是追尋島嶼上毎一代過客的足跡,在被生猛的叢林吞沒後,所遺留下的蛛絲馬跡。
曾經在林道傾頹的道班房裡過夜,透過瓦礫仰望星空,覺得此景全世界大概只有在臺灣能輕易享受到,不用跋山涉水個把個月,通常只要兩三天,你就能深入島嶼山林的最深處,品嚐山林的美好與你的孤獨。
廢話不多說,再來就是實際攀登過程了,如果是健行路線,難度比較低,體力夠的話不需要太多專業登山技術,但例如雷尼爾山,登頂的過程中需要橫越冰河裂隙,最好有進階雪地訓練的經驗比較安全,下文只做一些粗淺的裝備跟技術介紹。
標題下的有點拗口,使我想起以前在西雙版納看到"緬甸人賣緬甸玉"的廣告哈哈,這是因為我前一天投宿玉里的瓦拉米客棧、跟第2天吃早餐的老玉里人老闆,在得知我們要去爬玉里山的時候,都很驚訝的回應: 有玉里山齁?
有呢! 而且是某次我在太魯閣國家公園、跟志工分享雙鬼湖之行的時候,有位志公建議我一定要去一趟玉里山,說那裏有她看過最美麗的台灣杜鵑林,於是我就念茲在茲,終於在3年後走了一趟,是說台杜林雖然很美卻不稀奇,後來讓我大吃一驚的景色反倒跟雙鬼湖區域不謀而合,且聽我娓娓道來。
美奈田算是2015年中級山勘察的最後一彈,這座山已經放在代辦事項清單裡快一年,還好余大哥賢伉儷願意陪我去,不過在登山途中余大哥告訴我,這座山在他的清單裡面已經放了30年,哇靠真是失敬失敬! 原來余大哥在當兵時就從台東每天看著這座山,不過那時還在伐木,可以搭車到42K登山口,現在可要踢快30K才能到,不過余大哥是我的偶像,這點小路程可難不了他 XD
上面的影片就是這次收回來的縮時相機拍攝的,每30分鐘拍一張,我還蠻自豪的啊拍得很正,因為當初只有一公分的芽眼,而且相機也沒可以對焦的觀景窗,所以算是拍的蠻到位的了,不過解析度跟焦距都還有待改進,反正先有資料再說囉!
影片裡的3株喜普,前天看到時長這樣,結了2顆飽滿的種實,希望能成功繁殖一些後代。
第一次上南湖是口蹄疫封山時期,我以為那是1995年,那今年就剛滿20周年,結果沒想到是1997年@@,也罷,只好改為18周年 XD
不過Ecogarden終於累積一千篇po文倒是值得慶祝的事啊! 主圖是今年5月在南湖溪源拍的圈谷山屋、南湖大山與"玉山"杜鵑。桑心。這角度就剛好沒長南湖杜鵑啊! (算了,反正本小格一向是得過且過)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