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羅拉多河泛舟>
今年五月初筆者至美國西南部的乾燥區域各州旅行,很幸運有當地的朋友易思婷(小Po)、專業戶外運動教練的建議下,從事了好幾項戶外活動,深深覺得這塊美洲大地不愧是戶外活動者的天堂,美國自由的風氣也瀰漫在選擇多樣的戶外活動之中,然而如何能享受戶外活動的刺激,又兼顧人身安全,此行也累積了一些心得,想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科羅拉多河泛舟>
今年五月初筆者至美國西南部的乾燥區域各州旅行,很幸運有當地的朋友易思婷(小Po)、專業戶外運動教練的建議下,從事了好幾項戶外活動,深深覺得這塊美洲大地不愧是戶外活動者的天堂,美國自由的風氣也瀰漫在選擇多樣的戶外活動之中,然而如何能享受戶外活動的刺激,又兼顧人身安全,此行也累積了一些心得,想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研究團隊於清八的巨木森林測量臺灣杉巨木樹圍>
一直以來,覺得福爾摩沙的山林最迷人之處,便是追尋島嶼上毎一代過客的足跡,在被生猛的叢林吞沒後,所遺留下的蛛絲馬跡。
曾經在林道傾頹的道班房裡過夜,透過瓦礫仰望星空,覺得此景全世界大概只有在臺灣能輕易享受到,不用跋山涉水個把個月,通常只要兩三天,你就能深入島嶼山林的最深處,品嚐山林的美好與你的孤獨。
<不明所以的人說結繩隊是人型蜈蚣~喔NO>
話說5年前我到紅毛國口試後,老闆問我之後有什麼打算? 我說Brian跟我打算開車到戶外的麥加聖地夏慕尼(Chamonix)瞻仰一下,呼吸高手的氣息。
他警告我跟Brian不要亂搞跑去爬白朗峰。我說不會啦又沒準備。
沒想到5年後我們可以寄登頂照去嚇他ㄛ哈哈哈~~
<遠眺高度35公尺的摩艾柱>
身為偽攀岩咖的R&B,在認識來自塔島的The Tree Project的成員之前,對塔島唯一的認知就是圖騰柱(The Totem Pole),然後夢想攀登它,不料在出發前問了一下前一陣子剛爬過的朋友大大,他說這根柱子的攀登難度最高處大概是12b(AU 27),而且是硬的那一種,我們自知這個難度就算是second大概也爬不上去 QQ,加上圖騰柱的海象在秋末通常不佳(攀登需渡海),所以只好飲恨了,朋友建議該區還有ㄧ根比較簡單的柱子(難度10a ,AU 18),叫做摩艾柱(The Moai),感覺塔島是個適合執行阿魯巴酷刑的島 XD,由於抵達所需的健行時間比較長,所以他就沒來得及去爬,說到這個健行R&B倒是頗有把握,所以就請Steve代為詢問是否有當地的嚮導,畢竟我們旅行時間緊湊還是有人帶比較省時間。
Steve透過關係問了ㄧ下發現塔島只有ㄧ位嚮導有執照帶人攀登這2根柱子(也太屌),名叫Garry Phillip,話說我們攀登後去書店亂翻才發現該位嚮導是摩艾柱其中ㄧ條路線的首攀,真是失敬失敬,難怪當天我在路上喇塞時問摩艾柱誰命明的? 他們還露出高深莫測的微笑,真是謙虛的大大。
<在甘道夫的魔杖樹頂,Steve攝影>
就在台灣杉等身照計畫滿一周年後,我們回訪塔斯馬尼亞的The Tree Project團隊,攝影師Steve非常有情有義的全程地陪,還帶我們去攀登塔斯馬尼亞等身照的主角: 甘道夫的魔杖(以下簡稱甘道夫),一株84公尺高的王桉(Eucalyptus regnans)。
這棵樹位於Styx Valley的高樹保護區(tall tree reserve),幽暗的溫帶雨林內散發出一股異世界的氣息,不難想像把這株巨木與魔戒中法力強大的巫師連結起來的原因。
<Rotorua canopy tour在國際性旅遊評論網站tripadvisor被選為北島最推薦參加活動的第一名>
因為台灣杉的緣分,我們回訪紐西蘭的老夫婦時,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們覺得我既然是個樹冠層生態學家,於是就事先代為安排了一個活動當作神秘禮物,聽說是北島最受歡迎的生態旅遊活動之一: 原始林樹冠層滑降。
而這個戶外體驗活動的地點在奧克蘭南方的一個森林保護區(Dansey Road Scenic Reserve),由當地的樹冠層保育協會(Canopy conservation trust)所經營,而這是你唯一能在紐西蘭的原始林體驗樹冠層滑降的地點,我保證你如果有機會到訪,一定跟我一樣永生難忘。
<本野山的針闊葉混合林,豐富多樣的樹種與色彩正是福爾摩沙森林的特色>
如同在森林裡很容易被忽視的樹冠層生態一樣,在世界上,從事樹冠層研究的向來是一個非主流的小團體,不過在這個同溫層中,很少人不知道國家地理雜誌2009年在紅杉國家公園,所進行的世界上最高樹木”紅杉”的等身照拍攝計畫,當時美國國家地理攝影團隊出動了龐大的人力物力,利用架設好的高空索道,垂直移動專業的攝影機,以獲取樹高近百公尺的紅杉、每一個角度的畫面,再透過電腦影像處理技術,拼接上百幅照片完成紅杉的無扭曲等身照片,照片裡更透過配置不同高度的攀樹者,來對比巨木的宏偉與人類的渺小,使人們湧起對原始林巨木的孺慕之情,簡單的使用一幅影像昭告了原始林保育的重要性。
走跳台灣森林從事樹冠層生態研究多年,我深知台灣山區原始林的美麗與狂野,絕不輸這些聯合國公告的世界遺產等級保護區,也曾經夢想過類似的拍攝專案,不過一方面累積的經驗與研究資料尚有不足,一方面也無法募集這麼龐大的基金來進行這種攝影專案,所以夢想始終是深藏在心底的念頭難以實現。
<2016年始,野樹探勘小隊遠征鬼湖區域的本野山探勘台灣面積最大的台灣杉原生林>
其實我在前文所敘述的這些台灣杉的事件,都是以平行的故事線進行的,其間我走訪了許多據說有巨大台灣杉分布的原始山區,例如延平林道(美奈田主山)與和平林道(二子山),卻每每對著伐木的遺跡唏噓不已!
如果我能早生50年就好了! 我總是這樣說。
在野樹探勘的過程中,我也一邊從跟林業耆老或常走跳山區的朋友之間的酒後(疑?)交談,一邊收集巨木的生育地資料,然而說也奇妙,有關南臺灣最大的台灣杉生育地本野山的資料,一開始竟然是一位美國人告訴我的。
我在伙伴Sky的牽線之下與米國的學者Sillet教授開始通信,他就是"爬野樹的人"這本書的主角,也是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紅杉等身照的主事者之一,算是攀樹界的明星,他介紹了一位對台灣森林下了一番功夫的合作學者van Pelt給我,這個人收集了許多台灣伐木史前後的資料,並提及在南台灣的鬼湖區域,有一片頗有潛力的台灣杉原始林。
<台灣杉樂園的瑪拉拉歐溪溪谷,魯凱語發音是馬勞老鼠溪 XD>
真假?
不過我在2011年雙鬼湖縱走時卻沒對甚麼巨木有印像啊?
於是我上網搜尋相關資料,才發現於2002年楊國楨與陳玉峰老師曾經在這個區域作了詳細的量測,還紀錄到好幾棵超過70米的台灣杉,然後我在google earth飛覽這個區域的衛星航照圖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了大浦山這個地名。
會不會就是蘇鴻傑老師在回憶錄裡面提及過的"台東大埔山的台灣杉老齡林"呢? (我的腦袋裡出現了一道曙光)
看來這個區域非去不可啊? 不過2011年橫渡快跌死人的崩壁跟與數百隻螞蝗在雨中搏鬥的回憶實在有點嚇人。
於是我冒昧在網路上連絡楊國楨老師,沒想到他跟公視團隊的柯導正要出發去此地拍攝台灣杉! (有沒有這麼巧?)
就是這麼巧!
後來他們介紹了天才爬樹嚮導小賴給我,於是我們在2016年北台灣濕冷南台灣宜人的天氣下出發了,我們要去探訪本野山的台灣杉!
<本野山探勘途中,我們覺得下次最值得再去探勘的重點區域,有好多高大的台灣杉啊!>
不過在缺乏樹高資料與GPS座標資料的輔助下,我們花了4天辛苦跋涉到本野山谷地後有點傻眼。
靠。。每棵樹都好高,我那知道哪棵最高啊!?
接著在2天的緊湊工作天我們只好隨意在溪谷挑選看起來很高的樹,結果沒想到我們爬的第2棵台灣杉就破了70米的高度紀錄,榮登目前探勘小組榜首(不過就71.1米哈哈)
回程後我跟Sillet回報,他很驚訝台灣有這麼高的針葉樹,叫我務必去那裡量個30棵後發表,天啊! 30棵,你以為那裏是大安森林公園嗎?
<大浦山紅鬼湖周邊的台灣杉與柳杉混生林>
不過之後為了表示我對蘇鴻傑老師的敬意,2017年初又與原班人馬,安排了一趟大浦山與紅鬼湖的遠征探勘,結果千辛萬苦到了知本林道東面,發現幾乎都變成造林地了,切上溪谷到大浦山下只見一些殘存的台灣杉跟紅檜,不過有許多令人瞠目結舌的大樹頭,最後測了5棵樹在雨中爬了一棵39.08米的台灣杉。
還好在這裡看到數不清的台灣杉小苗,如果台灣人沒滅亡的話,800年後又可以看到很多大樹了。
好吧! 只能說這趟折磨我的老骨頭的收穫就是確認了: 本野山是最值得找破紀錄台灣杉高度紀錄的區域無誤。 (待續)
<位於丹大山區的台灣杉索道木,高度逼近65公尺>
在筆者於月初終於完成南半球的紐西蘭旅行之後,貌似把有關台灣杉的種種暫且告了一個段落,感覺已經可以靜下心來與讀者聊聊等身照這個有趣的拍攝專案。
其實筆者並非出身於森林系,而是隔壁鄰居的植物系(目前已經被收編到生命科學系而消失了 QQ),也因此我不像很多森林人獨愛大樹,對大樹與小花小草,本人付出等量的愛(笑),加上近20年來的研究主軸其實一直是被傳統森林人直接無視的附生植物,身為邊緣人的研究者,有次我跟荷蘭的指導教授還一起開玩笑說:
樹這種生物,只不過是我們附生植物的捿地而已! 我們才不關心呢!
然而嘴砲歸嘴砲,大樹始終是森林裡最醒目的單元,而筆者的指導教授甚至在墨西哥攀樹的過程中,發現了新種的木蘭科大樹,最後還以他為名。
<2017年10月初到McLaren公園拜訪40幾年生頭好壯壯的台灣杉,樹圍將近3公尺>
2015年9月時,我收到同事轉寄國際樹木學會紐西蘭分會的一位老先生Graham Dyer寄給我的一封email,內容是述說該協會在大使館的協助下,於1972年從林試所取得一批台灣原生樹種的種子,目前栽種在紐西蘭北島的McLaren公園的福爾摩沙植物區,生長情形十分良好,其中台灣杉在2010年被國際樹木協會選為年度樹種(trees of the year, Taiwania),而有專題報導,Dyer夫婦在2011年的台灣之行有來過林試所,可是老先生最大的願望是能在原生地看到野生的台灣杉大樹,他問我們是否要到玉山山區、行程需要排幾天等問題。
我就回信說其實不用跑這麼遠,我花個一天開車帶他們就近到棲蘭山就有大樹可以看了,然後把我寫給樹冠層協會的三姊妹探勘文章寄給他們參考。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