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野山的針闊葉混合林,豐富多樣的樹種與色彩正是福爾摩沙森林的特色>
如同在森林裡很容易被忽視的樹冠層生態一樣,在世界上,從事樹冠層研究的向來是一個非主流的小團體,不過在這個同溫層中,很少人不知道國家地理雜誌2009年在紅杉國家公園,所進行的世界上最高樹木”紅杉”的等身照拍攝計畫,當時美國國家地理攝影團隊出動了龐大的人力物力,利用架設好的高空索道,垂直移動專業的攝影機,以獲取樹高近百公尺的紅杉、每一個角度的畫面,再透過電腦影像處理技術,拼接上百幅照片完成紅杉的無扭曲等身照片,照片裡更透過配置不同高度的攀樹者,來對比巨木的宏偉與人類的渺小,使人們湧起對原始林巨木的孺慕之情,簡單的使用一幅影像昭告了原始林保育的重要性。
走跳台灣森林從事樹冠層生態研究多年,我深知台灣山區原始林的美麗與狂野,絕不輸這些聯合國公告的世界遺產等級保護區,也曾經夢想過類似的拍攝專案,不過一方面累積的經驗與研究資料尚有不足,一方面也無法募集這麼龐大的基金來進行這種攝影專案,所以夢想始終是深藏在心底的念頭難以實現。
<紐西蘭的原生針葉樹Rimu,對當地人來說別有意義>
不過就在2016年8月,我偶然在倫敦的國際樹冠層研討會中接觸到Jen Sanger博士,聽了她分享的簡報,簡報中介紹她們在紐西蘭北島與當地的樹冠層研究者合作,拍攝了一株樹高約45公尺的當地特有針葉樹Rimu的等身照片,拜現代繩索攀樹技巧的進步、以及當代數位影像的技術,他們花費遠比數年前國家地理雜誌團隊還少的預算,卻完成了足以比擬2009年的紅杉、震撼世人的影象。
於是我想或許是時機成熟的時候了,於是我在研討會中趨前詢問Sanger博士,她們團隊有沒有意願來台灣、拍攝東亞最高的樹種之一台灣杉?
此外就在2016年底,由於水文氣象站的資料收集需求,水保局耗資千萬將中斷的林道修復,於是裝備終於都可以用車輛載運到台灣杉三姊妹所在地了!豈不是天時地利人和? 於是棲蘭山三姐妹馬上成為我心中台灣杉等身照模特兒的不二人選。
<待在這樣的森林裡覺得太幸福了,有時都覺得我們似乎不配擁有這樣的山林>
由於棲蘭是一個年均霧日超過300天的濕林,唯一較為乾燥的夏天又可能遭受颱風的侵襲,也因此我在與澳洲團隊討論拍攝拍攝時程的時候,將可能的日期訂在冬季的東北季風效應剛減緩、而梅雨季尚未開始的春天四、五月,加上澳洲團隊也正好在結束馬來西亞的一個調查合作計畫後,可以順道停留台灣,於是日期就這樣敲定了,攝影師Steve Pearce與專案執行Jen Sanger帶著重達數百公斤的拍攝器材和攀樹裝備,在2017年的4月18日飛抵台灣,約在一個月的停留時間中,計畫3周的時間都在棲蘭的山區露營,進行拍攝工作。
18日深夜抵達台灣的澳洲團隊,在20日一早便跟我進入棲蘭山區做現地的勘察,在往棲蘭的山路上的時候,Steve跟Jen兩人一直嘰嘰喳喳討論,最後跟我下了結論,台灣的山就是一個紐西蘭的無雪版本。
然後他們一到現場看到台灣杉三姊妹便覺得就是她了,沒有任何懷疑,雖然Steve所提出的現場的架設工作,難度出乎意外的高。
<從台灣杉二姐身上眺望遠處的扁柏支點與水平纜繩>
這個拍攝計畫的弔詭之處在於所拍攝的台灣杉三姐妹是當地最高的樹木,然而我們需要兩棵比她們高或至少一樣高的支點來架設拍攝的軌道,所以只能透過位於山坡上方的樹木支點來架設,Steve在現場勘查了許久,提出來的可能性都在超過50米水平距離外,我想到在離地60米高之處還要試圖瞄準50米以外的目標來進行繩索的架設便頭皮發麻,不過這個問題只能交給我專業的攀樹夥伴來煩惱了,而整個大隊人馬則預計在過2天的周末4月22-23日來進駐。
當天我最害怕的事情發生了,就是下起了大雨,由於大部分的高空繩索技術支援團隊都是不支薪的志工,大家在平日都有正職,所以軌道系統的架設工作只能安排在周末假日,而當天大約從中午便下起了傾盆大雨,工作人員在淒風苦雨中吊掛在50米以上的高度作業,許多人都全身濕透冷到嘴唇發紫,而地面跟高空作業的溝通工作也在雨中顯得更加困難,奇蹟的是我們的攻擊手天堂鳥在第一發射擊便將繩索掛到台灣杉與衛星木扁柏身上,接著在能見度不佳的情況下,兩者之間的引繩也一次就掛設成功,可說是天助人助,大伙在幾近失溫的狀態下結束了第一天的工作。
<棲蘭的雲霧林美則美已,只能說在這樣的氣候下工作真是自討苦吃>
隔天再接再勵,趁著一早的好天氣,3個攻擊手分別上樹將繩索支點架設妥當,但還不到中午,整個森林卻籠罩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濃霧之中,我只能安慰自己是老天爺也想考驗我們完成拍攝專案的決心吧。
接著在Steve勘查之後,我們決定從水利氣象站發射第2條導引繩來調整拍攝的軌道主繩,這次的難度在於,兩地距離將近200米,而且射擊者根本看不到目標物,地面作業人員要在濃霧籠罩的密林中、搜尋發射後不知道落在哪裡的透明釣魚線,我連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很絕望,可是我們竟然在2發射擊之後、天色整個暗下來之前完成這項任務,真的是叫人不敢相信,難怪在3周後的分享會中,Steve一直強調在澳洲費時2周的系統架設,在台灣卻花2天就完成了! 台灣團隊的合作無間讓他印象深刻。
其實在整個拍攝系統的架設充滿了許多的細節、眉角跟戲劇事件,不過我想也不用在這裡一一描述了,在拍攝工作結束後,統計Taiwan Tree Project野外工作的人力物力,發現共參與了156人/ 天,1140米的公裝繩索,可說是史詩般壯闊的團隊合作,真是太叫人感動了。
<期盼福爾摩沙的子民們能珍惜這樣的山林,而福爾摩沙的山林能永遠庇蔭我們這些島上的子民>
此外很幸運的是,除了在系統架設的前兩天遇到大雨來攪局,隨後的2周拍攝期間卻幾乎都是晴朗的天氣,讓現地露營的工作人員不會那麼難熬,而在拍攝工作結束後,隨之而來的梅雨鋒面降下了近年來破紀錄的大雨,許多山區豪雨成災、道路中斷,只能說目前呈現在你眼前的這張三姊妹等身照海報,是多麼得來不易啊!
如今筆者端坐在辦公室電腦前,背後懸掛著台灣杉三姊妹的等身海報,回想這約半年前的往事,還有點不可置信的感覺,期望天佑福爾摩莎的山與林,而台灣的子民能永遠庇蔭於美麗之島的恩澤下。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