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初到McLaren公園拜訪40幾年生頭好壯壯的台灣杉,樹圍將近3公尺>
2015年9月時,我收到同事轉寄國際樹木學會紐西蘭分會的一位老先生Graham Dyer寄給我的一封email,內容是述說該協會在大使館的協助下,於1972年從林試所取得一批台灣原生樹種的種子,目前栽種在紐西蘭北島的McLaren公園的福爾摩沙植物區,生長情形十分良好,其中台灣杉在2010年被國際樹木協會選為年度樹種(trees of the year, Taiwania),而有專題報導,Dyer夫婦在2011年的台灣之行有來過林試所,可是老先生最大的願望是能在原生地看到野生的台灣杉大樹,他問我們是否要到玉山山區、行程需要排幾天等問題。
我就回信說其實不用跑這麼遠,我花個一天開車帶他們就近到棲蘭山就有大樹可以看了,然後把我寫給樹冠層協會的三姊妹探勘文章寄給他們參考。
<今年已經79歲的Graham,不但是紐西蘭的傑出農民,與奧克蘭植物園有密切關係,為紐西蘭引進栽培許多珍貴樹種,照片裡是他照顧苗圃裡的澳洲珍稀樹種瓦勒邁杉,Graham栽培的一些珍稀樹種甚至將種子運回原生地協助復育計畫>
於是他們2015年11月來訪台灣當天,我們到老夫婦下榻的宜蘭旅館接他們,帶他們到棲籣山區的106林道看台灣杉野樹,70幾歲的老先生看著挺拔的巨木久久不能自己,回去以後寫了ㄧ封充滿感激之情的信,說原來自己親手種在紐西蘭的台灣杉還只是小Baby而已,原生地的老樹氣質實在太不一樣了,他還把此行發表在紐西蘭樹木學報,文字間能深深感受到他對台灣杉的戀慕之情。
題外話是在2016年3月,我剛好帶台灣誌的攝影團隊到160林道去拍攝攀爬這棵台灣杉野樹,並取名為"台灣誌",說到人生也真是難以預料。
<2014年8月野樹探勘小隊第一次拜訪棲蘭的台灣杉三姊妹>
更巧的是當我在2016年八月在倫敦參加樹冠層研討會、邀請澳洲的Jen & Steve來台灣拍攝棲籣台灣杉三姊妹等身照的時候,與此同時,Dyer夫婦則遠從紐西蘭寄了2016年春季號的紐西蘭國家地理雜誌給我,當期的封面故事就是報導澳洲團隊在紐西蘭進行的第一個巨木等身照拍攝計畫,樹種是紐西蘭的特有種樹木Rimu, Jen在臉書看到我分享的雜誌封面十分興奮的說那是我們的報導ㄟ,總之台灣杉似乎串聯了遠在世界各地的人們與友誼,我深感奇妙。
<除了台灣杉,Graham還成功栽種了許多台灣原生樹種,像這棵五葉松,樹型十分奇特,與本土的形態大不相同>
後來Dyer夫婦強烈邀請喜好戶外活動的我們回訪他們莊園,而我跟Brian對生長在南半球遠方的台灣杉實在感到十分好奇,於是便安排在今年十月初時去紐西蘭南島的旅行時,順道一訪他們在北島Tauranga的農莊3天,才知道Dyer夫婦雖然已經年近80,卻是當地十分有地位的農民,已經年邁的他們仍然照顧30餘公頃的奇異果園,並於20年前開始試種銀杏,經過20年的試驗,他們在去年11月終於收成了第2批銀杏堅果,他們的成果也被紐西蘭的農業雜誌大力報導,目前正在與台灣的檢疫部門洽談新鮮堅果的進口事宜,真的是精力充滿令人敬佩不已的老人家。
<在Dyer夫婦的莊園,老先生把1972年台灣大使Konsirl Shah的信給我看,原來當初他們請大使的幫忙索取台灣原生樹種的種子之時,正是台灣退出聯合國兵荒馬亂之際,所以這封信根本都在抱怨當時的中共政府之不公不義有點好笑,還好後來老先生有拿到種子還順利在地球的另一端種起來頭好壯壯>
<與Graham一同檢視在他莊園裡的台灣巒大杉>
雖然已經返回台灣將近2周,我始終無法忘懷紐西蘭人的友善與好客,也無法忘懷這些在南十字星的照耀下、茁壯於紐西蘭清新的空氣中,過著與原生地相反春夏秋冬的台灣樹木們。
Post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