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話不多說,再來就是實際攀登過程了,如果是健行路線,難度比較低,體力夠的話不需要太多專業登山技術,但例如雷尼爾山,登頂的過程中需要橫越冰河裂隙,最好有進階雪地訓練的經驗比較安全,下文只做一些粗淺的裝備跟技術介紹。
<雷尼爾山區最大的Emmons冰河的晨曦>
裝備與相關技術
一般來說PNW一萬英呎左右的山峰幾乎都有雪,如果不是難度很高的健行,或許只需要重靴跟登山杖即可,不過通常登頂段會比較陡峭,所以健行爪跟健行冰斧還是建議攜帶,萬一不小心滑落雪坡還可以自救,此外在PNW的火山攀登很流行下山時Glissade,也就是在坡面坐下來用屁股滑,不時用冰斧制動的技巧,蠻好玩的也省很多力氣跟時間,不過千萬要注意下滑前把冰爪脫下來,以免發生骨折慘案。
<下坡使用Glissade雖然刺激好玩,必要時使用冰斧制動而且要先脫掉冰爪>
若是登山的區域在行進路線上有冰河,意味著可能有冰河裂隙,則最好組成繩隊,並學習裂隙救援技巧,若是不幸自己或隊友掉落冰河,可以自救救人,此外某些有雪崩風險的路線,則雪崩三寶: 發報器(Beacon), 雪鏟與探測杆(avalanche probe)幾乎是個人基本配備,至於需要冰攀、冰雪岩混攀等高級技術的,那已經脫離健行進入Mountaineer的境界了,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雷尼爾山區的大眾路線,冰河裂隙多半已經有標示,還算安全>
參加當地登山團體或商業隊
當然若是沒有咖一起爬山的,或是登山經驗太菜覺得不安心的,也可以參加當地的登山隊或是商業團,譬如說攀登雷尼爾的商業團就由RMI來統一承包,算是官方認證的專業組織,參加他們的行程,提供專業的嚮導跟技術訓練,此外在High Camp有他們固定的帳篷跟山屋,客人可享有VIP級的登山體驗,是說價位也不便宜,而且名額十分搶手,差不多半年前就得預訂了。
<在某些比較陡峭的區段,RMI已經事先架設好確保固定點>
此外去年我在美國短期研習的時候也參加過一次當地登山會Mazamas的活動,這對一個外地人想爬山的有很大的幫助,這個登山會已經有超過一百年的歷史了,每年發布冬夏2次行程,由會裡的嚮導開他們有興趣的行程,會員或非會員可以郵購攀登卡,描述自己的攀登經歷,寄給 嚮導報名某次行程,由嚮導來決定你是否有資格跟團,由於團員是共乘分油資而已,攀登花費比一般商業隊便宜不少,例如如果跟他們去攀登雷尼爾的話,費用只有RMI 的一半左右。
以上是目前想到的PNW健行小貼士跟大家分享,若是日後有想到甚麼再來補充吧 :)
<Northern Cascade顏色超現實的冰河湖>
<在高海拔山區健行的一大亮點是繽紛的高山野花>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