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跟Brian這次所穿的台幣450元的台興牌釘子雨鞋,證實了在雪地環境很管用喔。
不但防滑還可跳躍^^
其實東向坡和西向坡的雪量差異就非常大。
因此可以推測,長在東向坡和西向坡的植物所承受的環境壓力也有差異(沒想到我在那麼惡劣的天候下還能思考這麼嚴肅的問題......)
早上太陽直射的表面,溫度可以高到攝氏30度,夜晚卻又迅速降溫到負10度(加上風寒效應),這些高山植物還能活得好好的,真是了不起。
天蘭可南山下有名的大圓柏。
雖沒有冰島的冰晶那麼美,亞熱帶的高山能看到這種雪也蠻難得的。
陽光下毛絨絨的發亮著,可惜小相機特寫不太行。
裡門山頂的箭竹不知道為什麼長成一球一球的? (首次用小相機的逆光校正功能,覺得很神奇好用)
大部分時間走在我前面的Brian就成了我的模特兒。
趕路到東郡大山那天下午,我因為太冷了就超越Brian往前衝,抵達營地前約一小時開始起霧(Brian在照片的濃霧中),在霧中找路的心情還真是很徬徨。
找路的時候看到晚霞竟然還能拿出相機拍照(真是佩服我自己)。
東郡大營地,抵達時約5點半,一停下腳步濕透的手套就結冰了。
回首來時方向,同伴還沒到。
眼前的雲霧開始一直向我衝過來,我照這張照片時想:幹!不會是我右手食指最後一次按快門吧。
還好同伴隨後趕到,搭了帳篷煮了薑茶喝之後,就又找回手指頭的感覺了。
第二天輕裝去東巒大山途中,陽光大到又差點雪盲。
東郡大山是此行白雪世界的高峰,往南投方向走以後雪量開始漸漸變少了。
但是曬不到陽光的溪溝跟鞍部還是雪量充足。
只是樹頂的溫度上升之後,雪融如雨下,變成另一種太陽雨。
終於在櫧山營地開始有閒情逸致收集雪,煮起雪泡茶來了(真的很甘甜喔)。
你好!
不好意思再次打擾,上次有詢問過您有關崩壁路況的問題。
想再請問您,不知你們有沒有帶GPS,是否有GPS軌跡記錄呢?
如果有,不知道是否方便分享呢?
冒昧打擾,再次感謝!
Posted by: annie | 3 月 15, 2011 at 06:27 下午
有的,我這兩天會上傳,到時您再來下載吧。
Posted by: Rebecca | 3 月 16, 2011 at 12:02 下午
非常感謝您!
不知您上傳檔案是否方便?
或者mail較方便?
我的mail是[email protected]
看哪種方式對您來說比較方便。
另外,查詢了一些網路資料,
想請問您33.9K的路徑是否仍如之前是由護欄的旁邊沿著護欄的牆壁拉繩通過?目前看到去年十月間的照片,路徑是如此的 http://album.blog.yam.com/show.php?a=ilovemyperi&f=7703039&i=14247580&p=104
再次感謝您的分享!XD
Posted by: annie | 3 月 18, 2011 at 11:07 下午
annie,你附的連結是林道上的崩塌處沒錯,但33K的崩塌更大,我最近比較沒有時間整理照片,你們何時出發?我再寄給你。
Posted by: Rebecca | 3 月 28, 2011 at 05:18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