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了,那裡有一個對貓很友善的社區,貓兒自由自在的生活,一點也不怕人,那個地方叫猴硐。
猴硐,舊名猴洞(又是被那些自以為有品味的傢伙改的名)。
要拜訪猴硐很簡單,台鐵每半小時左右就有班車前往,從台北出發不到一小時的車程,多數人在前一站瑞芳下車,準備去九份。以往在猴硐下車,多半是要去搭車往平溪線的,可是現在你還可以在猴硐多停留一會,如果你是跟我一樣的貓迷的話。
出月台之後,馬上可以看到天橋上懸掛不少貓迷的攝影作品在這裡歡迎你,當然你想自己拍、並且看看這些親人的貓咪的話,出站以後直接穿過天橋往後站山裡的社區走,然後你就可以開始搜尋貓咪的身影了。
貓咪真的很多,因為我拜訪這裡是一個陰天的下午,你知道貓咪喜歡曬太陽,加上下午是夜貓子補眠的時間,當天的貓指數都超過20,而且個個肥美可愛,果真是拍貓的天堂。
里長伯應該是這個社區充滿可愛貓咪的最大功臣,他不但在可愛的貓主題庭院裡設了木箱做的臨時貓窩,還有固定的放飯時間,社區局民(大部分是老人家)也都對貓咪很友善,所以這裡的貓都不太怕人,皮毛也很光潔。
不多說,欣賞R&B當天的拍攝成果吧。
月台上小心貓出沒地圖。
人手一機拍貓咪。
里長伯牌自製貓窩。
Brian偷玩貓。
奇怪的是,猴硐的貓咪都以黑白色系為主。
我媽超擔心這隻愛在窗沿睡覺的貓。
然後她也最愛這隻生著一副很嚴肅鬍子的黑白貓。
終於有一隻橘子貓(我最愛看貓逛大街的跩樣子)。
前站髒兮兮瘦巴巴的可憐小貓(快遷居到後站去住吧,寶貝)。
社區活動中心(跟樂生感覺有像),車輪牌的國旗真煞風景,不如用貓相片替代一下算了。
志工在幫活動中心外牆畫上貓列車裝飾(好勾錐 ^^)。
猴硐真是一個很美麗很幽靜的小地方。
你還可以散步走過這座運煤橋。
舊礦坑。
別具風味的老神舍。
希望猴硐永遠這麼美,貓咪跟人永遠幸福喔。
好~~可愛
Posted by: 波特曼 | 十一月 16, 2009 at 03:51 下午
應該設計一面貓國旗,讓此地徹底蛻變為貓之國度!
Posted by: Euphtw | 十一月 16, 2009 at 05:23 下午
這是我媽生長的地方,小時候常跟著她坐平快車回外婆家,那時平快裡是兩排相對的長椅,記憶中火車上經常遇到一團一團的大學生彈著吉他唱歌,現在想起來,那時正是民歌蓬勃的時期,那些個大學生,現在說不定都當阿公阿嬤了 ........
可是我怎麼從不記得貓很多這件事啊?
Posted by: FAN | 十一月 17, 2009 at 06:16 上午
今年由blogger貓博士夫人發起又得到在地認同的街貓TNR結紮計畫
Posted by: Brian | 十一月 17, 2009 at 10:15 上午
好主意,Brian建議設計一幅五色貓共和(乳牛貓、橘子貓、玳瑁貓、三花貓、虎班貓)之貓國旗,改天我有空來畫畫看好了。
沒想到Fan媽媽是猴硐人ㄟ,聽說貓是人口外移後,當地的老人家養來作伴解悶的......
Posted by: Rebecca | 十一月 17, 2009 at 11:35 上午
請問這篇可以讓環境資訊電子報副刊轉載嗎?
Posted by: 小麻 | 12 月 12, 2009 at 12:15 上午
歡迎引用!
Posted by: Rebecca | 12 月 12, 2009 at 09:42 下午
已經放到環資的網站,明天就會發報囉!
http://e-info.org.tw/node/50127
請問作者是Rebecca嗎?
Posted by: 小麻 | 12 月 12, 2009 at 11:21 下午
是滴...
Posted by: Rebecca | 12 月 14, 2009 at 11:08 上午
今天去猴硐看鐘萼木。導覽老師有提到,猴洞改名猴硐是因為,先前採礦不希望洞裡有水,所以改成石頭邊。後來官方認為猴字不雅,改成侯字,後經地方人士爭取,現又改回猴硐,但台鐵車站和部分交通標誌仍維持為侯硐。鐘萼木的花真的是非常漂亮。
Posted by: shiny | 4 月 24, 2011 at 12:39 上午
感謝shiny的地名補說^^
Posted by: Rebecca | 4 月 25, 2011 at 10:01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