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還是按照原訂計畫到花東去調查,不過這次受災最嚴重的太麻里跟知本區域已經在今年2月調查過了,該說是幸運嗎......
上圖是富岡漁港海岸數不清的漂流木,從富岡漁港以北約20公里左右的海岸全部都堆滿了漂流木,遠眺外海也可以看到一條條的流木群,整個海岸都瀰漫著濃烈的木頭香味,如果這些樹木都是從中央山脈流出來的,那麼出海口應該在台東以南的大武以北的這些溪流,其中也包括未來台電預定的核廢料最終儲存場所在地。
數十台怪手在海岸撈著漂流木,看起來至少得花半年的作業時間才能清理完,如果今年夏秋不再有颱風沖出更多的流木的話。
看得出來清理的單位特意先挑選值錢的巨木,如檜木、牛樟等等,之後政府會進行標售的作業,往往一根上好的巨木可以賣到數十萬至百萬的價格,照理說,這些收入最合理的用途就是用於這次的災後重建,不過我很懷疑九流政府有這種智商跟邏輯。
上圖是富岡漁港的衛星空照圖(點圖放大),如今已經變成下圖的這個模樣。
再往北的加路蘭灣也變成下圖的樣子。
這次KMT政府的救災行動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的沒頭沒腦,在山地鄉工作過的我,總是對KMT組織動員能力感到很佩服,尤其是選舉時,絕不會浪費資源(鈔票)在同一戶覺得很不可思議,沒想到用於正經事就完全不行,到現在已經水災快一星期了,還有村落失聯,生還者名單也沒有出來,真該死。
反倒是網友們在google map合力整理出已經通報的災情地圖,救災指揮中心一一聯絡這些地區,請當地人員回報所需救災物資再彙整,會很難嗎?需要部會首長專車下鄉去勞民傷財嗎?
那些許多失聯的山地部落,我就不相信風災前幾天他們沒有試圖用手機聯絡,原住民在山區找手機訊號是有名的厲害,我想一定是通報專線119被打爆了,難道救災行動第一條不是保持通訊的暢通嗎?低能至此,真是叫人哭笑不得。
確認好失聯的部落位置,因為搶修道路要一定的時間,首要先要空投白米、罐頭、禦寒睡袋毛毯等物資,原住民獵人到山區頂多是帶白米跟鹽,活動個幾星期都不成問題,其實救災的第一步我們非災區居民能夠幫助的比較少,需要靠的是專業的就難人員跟軍隊等組織,反倒是民眾應該持續保持熱情,協助並監督災後的重建行動,那才是我們能夠出力的部分。
「如果救災也能夠像買票那樣有效率就好了」+1
Posted by: ecojohn | 8 月 14, 2009 at 12:20 下午
前天晚上就已經先看了妳上傳到 Flickr 的照片,然後昨晚又閱讀了妳的文,很難理解好山好水竟然會被颱風與權責單位給整得那麼慘。家與家人沒有了,問一萬遍為什麼都沒用了。
Posted by: anion | 8 月 15, 2009 at 08:03 上午
真是令人驚嘆的景象!
此次受害者很多是原住民,他們家園殘破,以後若不得不遷村,等於被連根拔起,面臨滅族的命運!
災後安置和重建工作,真的需要更多人投注心力,救災的熱情過後,麻煩的事情才多呢!必須有人一方面監督政府,一方面把民間的力量開發出來、好好組織。
Posted by: judie35 | 8 月 15, 2009 at 09:27 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