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避免不了很多有意無意的旁敲側擊,我看就來說個清楚也無妨。
這次的總統大選我決定選謝長廷,最主要原因是:我欣賞他對環境以及弱勢族群的理念。
在長昌兩人黨內初選時,當時正逢樂生療養院的公告拆除的緊急時刻,當時只有謝肯公開表示支持樂生,我雖然對蘇在我們台北縣的政績一向很看好,卻對他在這件議題上的表現有點失望,遂決定支持謝,還好,謝後來也在民進黨的初選中獲得多數支持。
國民黨就不用說,連個黨內初選也沒有,老馬是被黨內多數大老欽點的,這個黨根本不知道民主是什麼。
八年前,民進黨執政初期,的確是想兌現選前的環境政策承諾,例如停建美濃水庫、停建核四(雖然沒成功)、任命環保人士林俊義當環保署長等等,不過近幾年 來,民進黨得了莫名的「拼經濟」焦慮症(說莫名也有點冤枉,統媒一片撲天蓋地唱衰台灣經濟),這下好了,本來骨子裡也沒有很綠的大部分民進黨立法委員(其 實環境議題在台灣多數的選民眼裡,本來就不是第一選項),就背離了當初的理想,只剩少數幾個立委例如田秋堇、蕭美琴、趙永清、段宜康等等(這次也大部分落 選),還能保有些許堅持。
反之環保從來也不是國民黨的傳統,我還記得1996年我還在台南念大學時,有關玉井綠色隧道的的拓寬爭議還尚未有定論,當時擔任行政院長的連戰到台南巡 視,說這有什麼好吵的,一聲下令「砍」,不到一星期,這兩千多棵八九十年的芒果老樹就被砍個精光,這條綠色隧道,是我所見台灣最美最完整的綠色隧道,卻在一 瞬間灰飛湮滅,你說我們如何對的起將來的子孫?
謝長廷讓我覺得不錯的是,在某些環境議題上,他的表達還蠻明確的,對這把年紀、做到這個位置的「華人」政治人物我覺得很不簡單,大部分的華人從小被教育不 能把話說死,比如台灣的政客最愛使用「不排除」這種模稜兩可的字眼了,像謝長廷就很明白的說他不支持蘇花高,覺得經費應該可以用在東部的文化建設跟改良現 有大眾運輸上。
我覺得比較奇怪的是,國內多數的環保團體,為何不能去遊說總統候選人,用選票交換政策的兌現,這在歐美的民主先進國家是很普遍的情形,像這次的總統大選, 我只看到諸如綠黨等環境團體或政黨,出來批評候選人通通不合格,請問,這樣有用嗎?比較積極的作為是支持甚至說服與自己理念較為接近的候選人吧(畢竟總是 有其中一組人馬會當選),若能說服候選人採用環團的政策或甚至聯合執政(綠黨雖還沒達到這種政治實力,但爭取入閣應是有可能的),這樣不是比較有建設性 嗎?
我推想許多人對民進黨的惡感源自於戒嚴時期的想像,像我媽這一輩的,多數從小就被國民黨灌輸「民進黨是亂黨」的觀念,跟現在中國政府抹黑「達賴叛亂集團」 的手法一樣,很多人(包括我媽)的頭腦就被這樣「銘印」了,一輩子討厭民進黨,在媒體還有80%是藍媒的今天,我看要中止這種「銘印作用」大概很難吧。
我覺得老馬對少數族群的一貫立場才是了不起
除了原住民要好好教育以外,他還"願意"讓西藏自治哩!
真希望他當選之後,可以兌現這麼偉大的政見啊 :O
Posted by: Brian | 3 月 17, 2008 at 06:54 上午
推Brian的留言!
Posted by: judie35 | 3 月 17, 2008 at 08:01 上午
「我覺得比較奇怪的是,國內多數的環保團體,為何不能去遊說總統候選人,用選票交換政策的兌現,這在歐美的民主先進國家是很普遍的情形,像這次的總統大選,我只看到諸如綠黨等環境團體或政黨,出來批評候選人通通不合格,請問,這樣有用嗎?比較積極的作為是支持甚至說服與自己理念較為接近的候選人吧(畢竟總是有其中一組人馬會當選),若能說服候選人採用環團的政策或甚至聯合執政(綠黨雖還沒達到這種政治實力,但爭取入閣應是有可能的),這樣不是比較有建設性嗎?」
其實國內的環保團體不是沒有試著要去找候選人,像昨天的「全國青年環境論壇」就有找兩組主要候選人希望他們在選前背書,但是可想而知,沒有人會想在大選前碰這種不會增加選票的事,所以沒理他們。其實你說到重點:用選票交換政策的兌現。
問題是像支持蘇花高這樣的議題,可以爭取到多少選票呢?我想積極的作為還是把環境意識在台灣扎根,有多一點影響力吧。政治人物大概只會被動去接受或是收割已經有聲勢的議題......
Posted by: yuhina | 3 月 17, 2008 at 11:44 上午
歡迎您參觀反蘇花高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jw!cwTqYTiaG0aat4VM2GJZ
Posted by: 高花蘇 | 3 月 17, 2008 at 01:04 下午
我想很多人對民進黨的惡感倒是從這八年才開始.
在蘇花高,樂生療養院拆除事件上,謝長庭發表明確看法時,他已經
卸任行政院長並且沒有任何職位.
沒有職位自然沒有包袱,所以發言也可以直陳意見,因為意見效用
不大,也不用為成敗負責.
如果當時把蘇貞昌跟謝長庭對調,蘇貞昌也可暢所欲言.謝長庭做法也會跟蘇貞昌一樣.
這可由謝長庭在當上民進黨總統候選人,面對公民提問興建蘇花高與否,所作的回答可見一二,他的回答會影響到選票,自然保守許多,也沒有明確答案.所以隨即反對蘇花高的團體同時到馬謝兩總部陳情踢館.因為兩人都沒有正面回答是否贊成或反對.因為責任越大,說法就得越模糊.所以以他沒有在位時的言論來判斷,可能會有失真的情況.
如果非要在綠營選一位,我會選擇蘇貞昌,因為蘇貞昌的言行比謝長庭一致.說到和解共生這個詞彙,蘇貞昌做的比謝長庭講的還多.綠營四大天王裡,最善鬥的是謝長庭,但他講和解共生最大聲,所以言行不一的情況最嚴重.
但我想這一點不會困擾版主,因為今天兩人一起當總統副總統候選人,不管選擇謝長庭或蘇貞昌,都是選一號就是了.
Posted by: Jeff | 3 月 19, 2008 at 01:22 下午
這篇幾天前的新聞,謝有表明他反對蘇花高的立場,我也覺得蘇的行政執行能力是一流的,身為台北縣民我可以深深感受到這一點,雖然當他的屬下聽說很累就是了。
Posted by: Rebecca | 3 月 19, 2008 at 10:15 下午
我媽媽也是覺得民進黨是亂黨
小時候也曾經被這要教育過
呵呵
Posted by: shing | 3 月 19, 2008 at 11:12 下午
"然而是否表態反對蘇花高,卻沒人敢鬆口。馬青年軍代表說:「322前會請馬先生做出表態。」謝青年部代表回應:「我們的觀點與你們立場一致。」
不過,撇開青年代表的模糊態度,在今天因為踢館事件熱鬧不已的台灣維新館前,謝長廷明確表示他個人反對蘇花高興建。"
這是你提及的那篇報導的內容.
謝長庭明確表示他"個人"反對蘇花高興建.
講他反對興建蘇花高就行了.
多了"個人"這兩個字,學問就大了.
因為如果他當上總統,國家大事就不是個人的私事了.
這個模糊空間因為多了"個人"這兩個字而大了許多,
等到將來他當上總統,要蓋不蓋,因為有了"個人"這兩個字,
到時還是可以再商確的. 所以還是沒有把話講死.
也許妳覺得這樣已經夠明確了,但是這個"個人"就跟"不排除"
一樣,已經為另一種可能留了退路.
Posted by: Jeff | 3 月 20, 2008 at 02:18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