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環境電子報看到一則輕描淡寫的新聞。
雖然人在研究室,我還是忍不住大聲F出來。
小裡小氣的反個什麼貪腐,什麼禮券、內線交易,這種把後代子孫通通出賣掉的新聞才是大事,政府跟財團眉來眼去,把台灣賣掉這種才是我們應該要擔心應該要監督的事,以台灣一個撮爾小島,石化工廠可以編號到八輕,水泥用量可以排行全球第二,真是了不起,就是不知道為什麼沒有什麼自豪的感覺。
之前聽建築師的朋友說,承包台中市的公共建設,本來是比較環保的鋼構建築設計,就評審委員及市府官員有意見,說會影響國內營造廠的生計,一聲令下改成RC建築,這個官商黑道勾結的產業結構,本是層層疊疊複雜無比,同樣是今天的新聞,圓潭採砂造湖 地方有異見,其實指的就是同一件事,就是台灣的政府根本就沒有遠見,我們的產業結構基本上是有問題的。
這些沒祖國的紅頂商人,整天怪政府不愛他/她,不開放三通給他們方便,享盡租稅、水電優惠,把這塊小島搞爛、口袋賺飽,拍拍屁股繼續去別的地方亂 搞,反正跟企業勾結的爛政府多的是,無知的公民總是到被拋棄了才恍然大悟,然後腦殘媒體只會把提高的自殺率歸咎於政府不開放三通,經濟成長率不夠高,好簡 單的邏輯啊!
昨天聽到同學說他商學院的同學,很多人畢業後想在歐洲留下來,想盡辦法交紅毛男友、弄個工作什麼的,我是不怪他們,羨慕歐洲生活品質好,可是你想 想,人家歐洲生活品質是天生好的嗎?花蓮、水里的景色難道不是國際級的嗎?可是配上水泥輸送帶跟轟隆隆的砂石車,就打折三成。有沒有想到歐洲人繳多少稅? 至少25趴以上!社會福利健全,所以失業了也不用全家去自殺,台灣到底有多少人關心這種結構性的問題?只想著跟發展中國家競爭廉價勞力、廉價環境資源,搞 一些沒出息的內耗鬥爭,到底有多少人願意動點腦筋去想,走一步算一步的台灣未來在哪裡?
水泥用量可以排行全球第二...是啊,為什麼台灣很多建設的空地都是水泥地,如果拿來種樹不知有多好...
Posted by: 菲媽 | 9 月 12, 2006 at 10:08 上午
說得真好!
這兩年走台16線往信義鄉,都遇到可怕的砂石車川流不息,整條路全是灰塵。
台灣政府和財團利益掛得太深了。不管換哪個黨都一樣。社會福利國家?現在還有誰在提啊?這才是台灣最嚴重的問題啊。
Posted by: judie35 | 9 月 12, 2006 at 09:49 下午
我真的很贊成judie在你的Blog你提倡的,讓我們大家關機,用心想一想,台灣需要的到底是什麼呢?不要讓這些媒體操弄我們,蒙蔽我們的心智。
作為一個長期關注台灣環境問題的公民,我一點也沒有看到民進黨上台之後的好處,初期還反而讓一些社運團體失去著力點,這些年來,台灣就只充斥一些大型、歡樂、膚淺的嘉年華活動,除了垃圾,一點也沒有充實到台灣人的心靈;侈言為了促進內需,而進行大批不必要的公共建設,起點與終點重複的快速道路一條條的興建,把福爾摩沙切割的四分五裂,最近又在吵蘇花高了,我真的懷疑,觀光客使用這條比火車快不了一兩個小時的公路到花蓮海邊去看消波塊幹什麼?還不是為了圖利財團跟廠商。這些不必要的硬體建設,還不如花在軟體的充實上,例如花蓮火車站的旅遊服務中心(我不只一次看到外國觀光客在火車站裡團團轉了),我們的政府總是不了解,軟體建設的重要性,一個博物館重要的不是門面、不是展示櫃,而是收藏品跟解說系統,一個植物園重要的不是欄杆、不是豪華的解說牌,而是植物的收集與展示,做些膚淺的表面工夫總是簡單多了,而我們公民到底有沒有素養與責任心去要求跟監督我們的政府呢?
Posted by: Rebecca | 9 月 12, 2006 at 10:29 下午
真的是喔
總覺得大家的眼睛都放在哪裡
很多事情
在不知不覺之間
影響的程度何其深遠
可是
廣大的民眾渾然不知
政策
規劃
這種不顯眼的題材
媒體是不愛的啦
Posted by: jh | 9 月 15, 2006 at 01:06 下午
花蓮、水里的景色絕對不是國際級的。拿垃圾比丟臉。
Posted by: 再也不會來 | 9 月 16, 2006 at 02:38 上午
樓上那位仁兄,毋知你在說啥?
不過就算空氣再怎麼污濁,交通再怎麼混亂
您也不必因為比不上其他國家的首都,就說台北是垃圾城吧...
Enjoy your living in Taipei :)
老台北人 Brian
Posted by: 擱再來喔 | 9 月 16, 2006 at 03:25 上午
台灣的景色絕絕對對是國際級的!
一個地方垃圾不垃圾,跟拿什麼眼光看它的人有關。
Posted by: Euphtw | 9 月 16, 2006 at 02:15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