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ombo營地是吉力馬札羅最熱鬧的營區,含帳篷總共可以住200個人吧,因為有數條路線在此交會,此外也是登頂當日下山投宿之處,再加上大部分攀爬六天行程的人,其中有一天就是在這個營地做的高度適應,所以說這個營地基本上是人聲鼎沸的不得了。
山屋是以四人為單位的木屋,抵達沒多久即享有專人服務溫水及肥皂洗手的優待,然後端出一盤奶油爆米花供大家享用,以及克寧奶粉沖泡的奶茶,加很多糖,熱熱的喝起來很爽。
走了幾天之後,深深覺得可樂大道應該改名為爆米花路線,不過給想來的人一個良心的建議,一定要帶泡麵,廚師雖然很努力的做菜,不過味道實在不合台灣人的脾胃,總之就是一鍋番茄口味的肉醬、切碎蔬菜,搭配馬鈴薯、義大利麵或長米等主食,以不變應萬變,吃了兩餐之後聞到醬汁的味道就覺得做噁,後來幾乎是以爆米花果腹在爬山的。
第二天啟程的時候已經八點了,健行開始還看到吉力馬札羅雪白的帽子,一會之後,就被上昇的雲霧趕上我們的步伐,又沒展望了,將近一小時之後,過了最後一個水源,挑夫們在這裡汲水,把水桶頂在頭頂,開始慢慢進入高山寒原區域。
四千公尺至五千公尺是所謂的高山寒原(高山沙漠),年雨量只有250公釐,這裡生長的植物在一天之內經歷酷暑與嚴冬,日正當中時,溫度可以高達35-40度C,而夜晚以後,溫度又降至零下,這麼嚴酷的環境也只有那些最堅強的生物能在這裡生存,事實上,吉力馬札羅四千公尺以上的山區,只有55種植物的分布。
在抵達當晚住宿的4700公尺的Kibo山屋前會經過一個十分平坦廣闊的鞍部,一般若是走這條路線,會在3700公尺的山屋多待一晚,然後第二天到這個鞍部走走,做做高度適應,這個鞍部本身就是一個一望無際的高山沙漠,覆滿石礫,火山灰塵土飛揚,似乎一切生命都枯絕死寂之處,仔細看卻發現土壤上有一灘灘怪異的小花園,由類似尼泊爾籟蕭跟高山薊等植物所組成的迷你花園,在廣大的高山沙漠裡相依為命的小小生態系,還有條紋草鼠,在午餐地點的亂石堆裡居住,偶爾出來撿拾登山客留下來的食物碎屑,頸被上裝飾有一條白帶的玉頸鴉聒噪在一旁虎視眈眈,這死氣沈沈的高山沙漠似乎有又不是真如表面所顯現的那樣沒有一絲生氣。
不知不覺竟然已經超過我之前從來沒有到過的高度,海拔四千公尺,當晚的住宿4700公尺的kibo山屋,也是創下個人的高度紀錄,除了冷一些,身體倒是沒有什麼奇怪的感覺,倒是兩位同伴開始頭痛起來,吞下預防高山症的藥物diamox,他們就趕忙去睡了,因為接下來的路程可就沒先前那麼輕鬆了。
午夜12點,山屋裡一片喧嚷,登山客都穿上厚厚的裝備,準備開始最後的攻頂,到底是誰規定爬山要看日出的呢?我爬了十幾年的山,這個問題卻始終沒人回答我。
為什麼不能在太陽公公起床以後溫溫暖暖的爬呢?在快凍斃的氣溫下,我腦筋裡竟然還能運作這個問題,先前查的資料,登頂當晚的溫度可以降到零下十五度,嚮導再幫我減五度,他說是零下二十度,見鬼了,哪有可能?這可是熱帶不是嗎,就算是每上升100公尺下降0.7度也沒這麼冷吧...沒想到忘了估計風寒效應以及夜晚輻射散熱的問題,天亮前是最冷的一段時間,彼時我戴著兩層手套還是失去知覺的手在登山背包裡摸索半天拿出一瓶裡面漂浮著兩塊冰,瓶口要用牙磕破冰塊才能喝到的水壺時,我真的完全相信有這麼冷。
所以當山頂稜線上那美到無法置信的冰河出現時,我實在是冷到也喘到無法讚嘆,那由潔白的冰晶形成,好像是練瑜珈用的印度針氈,真是令人畢生難忘的景象,不過我的手直到太陽公公出來以後解凍,才忍著手痛按下快門,這可是費盡千辛萬苦才帶回來的影像哩,各位請好好欣賞吧。
如今因為全球暖化,吉力馬札羅山頂的冰河正快速消融中,科學家預測冰河會在2020年前完全消失。
正如那解凍後開始發臭消失無蹤的雪豹,吉力馬札羅,上帝的居所,閃耀的白色巨峰,或許會在誕生七十五萬年後,因為人類的肆意妄為而褪去她榮耀的光芒。
Really inspiring!
看了你們的非洲之旅和另一位網友的加拉巴哥群島之行後,我家的JY終於鬆口說今年來去一個台灣人不常去的地方旅行了!
Posted by: Euphtw | 8 月 18, 2006 at 03:13 上午
Euphtw,
那還真是我開始寫時意想不到的效應,呵呵,非常期待喔,您倆的旅行日記,事實上,我現在也是每天拜讀呢。
Posted by: Rebecca | 8 月 18, 2006 at 03:35 上午
http://thecitizen.co.tz/news/3-features/3574-researchers-see-a-positive-side-to-climate-change.html
“Tens of hundreds of tourists and researchers who want to believe by seeing with their naked eyes will climb 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to observe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snow,” he said.
研究顯示, 氣候變遷對東非的觀光有正面的幫助...
最近真的有好多攀登吉力馬札羅的新聞
"Go before it disappears"
Posted by: Brian | 8 月 18, 2010 at 10:52 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