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上周荷蘭國會議員Ayaan Hirsi Ali辭職除籍的事件持續在國際媒體發酵。
盡管荷蘭駐外大使館發信給媒體,說明Ali在國籍疑義事件發生前,已經規劃了赴美的行程,然而當Ali說明她的決定乃基於三個理由:更廣大的言論空間、國籍歸化事件以及被法院強制驅離住處;此件事被國際媒體解讀為:Ali被褫奪言論自由的權利。(此權利一向被西方國家視為至高無上的真理)。
紐約時報為文指出:Ali成為荷蘭移民政策靠右走時的避雷針,尤其是經歷兩次嚴重的暗殺事件之後,荷蘭人分裂成對伊斯蘭移民抱持謹慎以及強硬態度的兩派,華爾街日報扣以"Dutch Disease"的標題;德國媒體“Die Welt“更以“荷蘭人中斷了伊斯蘭批評的精神“為頭條。(Ali一向以敢於批評伊斯蘭傳統,尤其捍衛伊斯蘭婦女權利為其政見)。
然而此事件背後還隱含著骯髒的政治鬥爭,現任移民局長“鐵娘子“Rita Verdonk(此人以強硬的移民政策著名)被質疑以國籍事件為由剷除現任主席Ali,預料Rita將以六成的領先民調當選自由黨(VVD)黨魁,而Ali之前則是她最大的對手。
比利時總理Guy Verhofstadt則提議,如果Ali喪失荷蘭國籍的話,比利時可發予Ali比利時護照。
本文章引用自此篇報導。
Rebecca針對這則新聞個人的解讀則是:
1)全世界西方國家的移民政策正在緊縮中,不只是美國,向來對移民抱持開放態度的歐洲國家,如荷蘭,也不例外,尤其經歷近年來的伊斯蘭衝突事件。
2)然而移民緊縮政策則與全球化貿易無涉,西方富有國家儘可限制無權無勢的移民進駐(高科技或富有移民不在此限),將低產值高勞力高污染的工廠外移到貧窮國家,卻針對自己生產的高價產品強迫窮國移除貿易壁壘。
3)言論自由依然是西方人輕易碰觸不得的死穴。
4)把這個趨勢拉近到個人層次來看,歐洲吸引留學生的優勢似乎正在喪失中,歐洲國家正在減低對種族及多元文化的包容性,歐盟國家如荷蘭,效法美國,將高等教育當做一種搖錢樹,試圖用對國外學生收取的高學費來對停滯的經濟注入活水,國際學生在付了高昂學費之後,還須面對移民局不堪的騷擾,這種現實乃是抱持單純想法來學習的國際學生所始料未及的。
扭曲的鬱金香當插圖再適合不過了!!
Posted by: IND受害者保護聯盟成員 | 5 月 25, 2006 at 05:24 下午
屎蓋的解讀:西方人很無聊又很可恥
Posted by: Skye | 5 月 25, 2006 at 09:32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