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從宜蘭回台北的火車,火車離開月台時天空開始飄著濛濛細雨,手上攤著韓良露的「貓日子,狗時間」不知不覺睡著了,醒時頭貼著莒光號的大玻璃向外望,窗外的海洶湧的拍打礁岩平台,好美。這是哪裡?火車倏地閃過濱海公路上的綠色路牌。北關。
你是怎麼開始旅行的?
自助旅行論壇裡開了一個話題,大伙熱烈的討論著。
我是怎麼開始旅行的?
記得高中從板橋通勤上學,天天搭清晨6點零一分的頭班普通車,慘澹的青春期,痛恨上學,每天都很想以睡過頭的名義一路跟著這班車睡到花蓮去,畢竟因為太卒仔不敢翹課,所以三年來始終不敢實行,直到聯考過後才終於成行,與班上的手帕交兩人搭這班慢車旅行花蓮,晚上租了一台小機車到海邊夜市撈金魚,至今不曾忘記那火車一晃一盪過山洞的感覺,柴油的煙味從窗戶飄進來。
等了三年才實行,想起來覺得自己還蠻有毅力的。
雖然只有兩天一夜,卻很有旅行的感覺。
大學因為實在不想再過通車的日子,索性填志願到台南,宿舍就在學校裡,總可以睡到自然醒了吧。
大一寒假計劃騎機車橫越南橫,那時真的覺得騎機車到東部就是了不起的冒險了。
室友共三人騎著兩台租來的機車上路,當天在南橫遇到午後雷陣雨,落石好像下雨一樣從我們的前後方落下,衝回梅山山莊過夜時,三人全身都溼透了,真的有逃出生天的感覺,當晚其中一個室友被男友架回台南,剩下我跟理銘繼續旅程,過程早就忘了,只覺得啞口很冷,南迴的海好藍好美,理銘現在已經是一個孩子的媽了,不知道是否還記得這段往事。
大半時候旅程中的記憶,事後都被腦海中的幾個畫面取代。
像跟ALong臨時起意翹課騎車去東部的旅程,腦袋裡想起的便是太麻里的洛神花海和在紅葉溫泉帳棚裡煮麵的畫面。
在南台灣,晚上被夏夜的涼風一吹,或是下午曬到暖暖的冬陽,心就飄飄然的想旅行,真是很奇異的催化反應。
愛上登山則是在某個聖誕節去登雪山時。
那時熬夜一星期趕完作業才去爬山,(現在想起來都覺得累~),登主峰那天下著毛毛細雨,大伙以各自的速度慢慢走著,到東峰之前忽然發現只剩自己一人,前後左右都是霧,伸手不見五指,也不覺得怕,循著路跡,聽著自己規律的心跳和呼吸頻率,心裡忽然覺得萬分清明,很舒適很空靈,一切煩惱拋諸雲外,就是從此上了癮。
火車這時通過三貂嶺,三貂嶺這一段鐵道的風景優美極了,此時的斜風細雨更增添一種憂鬱的氣質,不知道與400年前西班牙人登陸時的景色相差多少?
平溪線鐵道從三貂嶺岔開,這也是有一次搭慢車偶然在這裡下車才發現的,可惜像這種十分有風味的小火車站,最近都一一拆除,改成灰色而巨大的水泥建築了。
第一次出國自助是什麼時候?
是1999年秋末去加拿大落磯山區,那時千禧年即將到來,九二一地震剛過,我跟Brian想就算是世界末日,也得先旅行再說,Brian在出國前兩天才拿到退伍令,即時辦了簽證,千鈞一髮搭上飛機。
雖然旅程中波折很多,回來還了很久的卡費,還是覺得很痛快很值得。
現在旅行已經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份了,雖然每次旅行都有令人回味再三的故事,第一次旅行的記憶還是很難忘。
你呢?你是怎麼開始旅行的?
Recent Comments